重庆纤维石膏板GRG生产工艺技术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6/21 10:48:12 阅读:次 【字体:
抄取法生产的板材中纤维基本呈二维分布,能获得较好的增强效果,板材具有较高的强度。抄取法生产的纤维石膏板GRG具有显著的可挠性。但是抄取法生产从制浆、抄取成型到加压要经过较长时间,特别是回水沉淀到再次利用要经历更长时间。建筑石膏的水化及凝结硬化速度很快,需加缓凝剂调整。

1.试验室制板试脸

(1)试验方法

样品制备尽量接近工厂生产工艺,其工艺为制浆、压滤成型、静置洪干、砂光。由于试验室无法实现抄取成型工艺,只能用压滤成型,并模拟静置一定时间。这与实际生产有差距。
 
(2)凝结时间的调整

半水石青的水化机理是加水后发生溶解,并生成不稳定的过饱和溶液,溶液中的半水石膏经过水化而成为二水石膏,由于二水石膏比半水石膏具有小得多的溶解度,所以溶掖对二水石青是高度过饱和的,因此很快析晶。二水石膏的析出,破坏了原有半水石青的溶解平衡,半水石青进一步溶解,宜至完全水化。随着水化物的增多,水化物晶体互相连生形成结品结构网,浆体逐渐丧失塑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缓凝荆加人量的试验结果。

(3)配合比

配合比试验主要是调整两个参数,一是总体纤维含量;二是纤维结构,即纸纤维与玻璃纤维所占的比例。经过反复试脸,得出结论为,当纤维结构不变,随着纤维量的增加,抗折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纤维量超过15%,用强效果减弱,纤维量超过20%,强度基本上不再增加,甚至降低;对于纤维结构,玻璃纤维从1%增至3%,制品的抗冲击强度有所增加,抗折强度则无明显变化。

(4)成型方法

抄取法生产的制品具有较高的强度。未经加压的密度为1.05kg/m3左右,经过40kg/cm3的压力加压后,其密度为1.26kg/m3左右,随着密实度的提高,强度有一定的提高。

(5)物理力学性能

吸水率和干缩率可挠性纤维石膏板GRG的密度小,孔隙率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吸水率,一般为33%~40%。尽管如此,它的干缩率却很小,从饱水状态烘至绝干,其干缩率只有0.4%左右。可挠性纤维石膏板GRG含水率达3%以下才能出厂,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产生干缩裂缝。

③防潮性能

石膏浆体的软化系致为0.2~0.3,其抗水性差。该产品吸水饱和后,在相对强度90%的条件下放置一周,未见明显变形,说明可挠性纤维石膏板GRG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

④可挠性

可挠性纤堆石膏板两面喷水后5分钟,中心部位也变得潮湿,通过使用专用工具,可以把板材弯曲成一定曲率半径的弧状。

2.工业化生产

(1)成型主要工艺参数

这种生产方法与生产石棉水泥板相似,采用圆网抄取设备,使用旋转圆筒连续过滤,将含有分散纤维的料浆抄取到铜网上,然后靠负压吸附作用,通过连续毛毡,将物料一层一层地缠绕到成型筒上,到一定的厚度时断脱出板坯,烘下后切边人库,即为成品,此法料浆浓度低,纤维容易分散,坯层薄,增强效果好,可加工制成薄板,但能耗高,不能连续生产。

制桨浓度12%,贮浆浓度11%,网箱浓度6.5%、5.6%,回水浓度2.02%,水温30摄氏度,真空前料层水分55%,真空后料层水分44.7%,抄坯水分31.9%,加压最高压力4MPa,恒压时间5分钟。静停后进行烘干。缓凝剂加人量按试验室确定的缓凝剂用量加人。

(2)配合比

按试脸室的配合比,在抄取线上的制品性能超过试脸室的制品性能。改进配合比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合比。

(3技术性能与测试方法

制品质量按《纤维石膏板GRG》(QI320384XC13一1997)标准,由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全面侧试。外观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标准要求。
 
Copyright © 2010-2020 重庆市万豪GRG有限公司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10201665号
联系人:鄢经理 手机:13002370828 13696483828 电话:023-68469370 技术支持:南群网络 GRGGRG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