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纤维石膏板简称纤维石膏板,有湿法和干法两种生产工艺。湿法工艺是指石膏比0.5以上的生产工艺;半干法纤维石膏板指水膏比0.5以下的生产工艺。由于水膏比的不同,板坯的成型方法也完全不同。
半干法纤维板根据加压方式,可分为间歇行走式压机生产工艺和连续式压机间歇行走式压机生产工艺的水膏比一般接近0.5;连续式压机工艺生产工艺的水膏比有约0.5和0.38两种生产方式。本节对三种半干法生产方式作较详细的叙述。
一、原料
生产纸纤维石膏板所用的主要原料为建筑石膏、废纸、水和化学添加剂。
(一)建筑石膏
对建筑石膏的要求如下:
水与石膏的比率为0.70时,干体扰拆强度最小值为3.5MPa,干体抗压强度最小值为8.5MPa。初凝时间为8~25分钟。剩余二水石膏含量最大为1.5%,结晶水含量最大约为5%。按Bohme法测定的密度约为780kg/m3。
(二)废纸纤维
纤维石膏板中加人废纸纤维是为了改善石膏板的脆性,提高抗裂性和抗冲击性能,纸纤维能起吸附石膏和增强抗拉强度的作用。本工艺采用木浆废纸。草浆废纸的纤维因强度低而不宜采用。
目前废纸主要采用进口的旧报纸和旧杂志,报纸与杂志的混合比大约为60:40。生产前应将废纸中杂物,如砂、塑料、油脂、灰尘、装订线等除去,杂物含量应控制在0.5%以内,应特别注意不能有金属物等。
(三)化学添加剂
纤维石膏板生产工艺分为间歇加压和连续加压工艺,不同工艺使用不同的化学添加剂。
1.缓凝剂
间歇加压工艺的化学添加剂是缓凝剂。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间一般为5~15分钟。根据纤维石膏板生产间歇加压的工艺特点,石膏的初凝时间应在100分钟左右。石膏水化,即半水石膏吸水转化成二水石膏的过程,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需加人适量的缓凝剂以调整石膏的水化速度。建筑石膏常用的缓凝剂有硼砂、柠檬酸、亚硫酸盐废液,蛋白胶、HG系列合成缓凝剂等。生产厂家根据选用原材料的不同,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缓凝剂品种和掺人量。
(1)建筑石膏和混合料水化特性的测定
按本章第一节建筑石膏初、终凝时间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缓凝剂加入量时的初、终凝时间。根据纤维石膏板的配方,将石膏纤维、缓凝剂(促凝剂)以及水均匀混合后,测定混合物的初、终凝时间,并确定缓凝剂的加入量。
(2)确定缓凝剂加入量的原则
当纤维石膏板采用间歇加压工艺生产时,从水、石膏粉和纤维混合起到板胚铺装成型,包括废板打碎后重新铺装,到压机加压成板,需要一段较长的操作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石膏不允许发生初凝。由于建筑石膏的初凝时问较短,必须加人一定量的缓凝剂,以延长石膏的初凝时间。由于缓凝剂在延长石膏初凝时问的同时对板材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纤维板生产时要控制缓凝剂的施加量,使其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又不致明显降低板材强度。加入量由试验确定。
缓凝剂种类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几种缓凝剂对某厂石膏的缓凝作用和对石膏强度的影响。
2.促凝剂
(1)促凝剂的作用与类别
促凝剂是连续加压法生产时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在用连续加压工艺生产纤维石膏板时,纤维与石膏混合后铺装,然后喷水并进行短时间加压,加压后板坯中的石膏基本达到水化终点。为使石膏在压机中加压期间达到基本水化的程度,促凝剂应加在加压前喷水时的水中以加快半水石膏的水化。其加入量由试验确定。常用促凝剂有氟硅酸钠、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钠和二水石膏粉等。
(2)确定促凝剂加人量的原则
当铺装机铺完板坯并将水(含有促凝剂)喷到板坯上后,石膏开始吸收水分。同时对板坯进行预压,接着进人压机加压。在进人压机前石膏不发生初凝,在压机打开之前达到终凝或基本终凝,避免压机打开后产生过大的弹性恢复。
3.其他化学添加剂
生产耐水石膏板时,要用有机硅酮涂料作为喷涂剂,徐敷于纤维石膏板表面使成为耐水石膏板。
二、生产工艺
理论上,建筑石膏中半水石膏水化时需水量为18.6%,实际生产时不可能用这样少的水。半干法是指水膏比较低,通常为0.3~0.5,其特点是用水少、节省能源,但是控制条件严格,生产难度大。
(一)半干法行走压机生产工艺
湖北三环引进的行走压机生产工艺,采用<0.50的水膏比,属生产半干法生产工艺,生产时先将度纸与石膏干混合,成型时加水,然后将多佘的水挤出后再干燥。
工艺流程说明
1、废纸的制备
所用的纸成包贮于仓库,桥式抓斗将纸包置于倾斜皮带输送机1前,拆包、除去包装材料和杂物。废纸由安装在桥式起重机上的电动抓斗转送到倾斜皮带输送机,经金属探测器
2、将废纸输人到碎纸机3。一旦金属探测器发现金属物体,即产生声频信号,同时皮带输送机停止运行,由人工将金属物体清除后,倾斜皮带运输机继续运行。
碎纸机中.废纸被抓碎成约20mm x 20mm的小纸片。风机将小纸片经旋风分离器送人碎纸仓4。碎纸仓中的碎纸片进人纤维磨5。